第112章:回家过年-《马蹄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恩,也是也不是,不要小看这些小部落,特殊时期这些小部落作用还是蛮大的。不然马嘴关哪有那么容易攻破?你在政治谋略上能力很强,唯独用兵之道太过肤浅。纵观我大魏,你可随便看看,无论大魏九杰,还是未上榜的人杰、枭雄,有哪一位是不会用兵的?四十多年前我大魏处于最虚弱时期,就这你们和北辽联手都没有踏入我大魏半步。日后你要多学学用兵之道,不然攻魏时,怕是会非常困难。”

    完颜秀开心的笑笑“嘿嘿!这不是有你嘛?世人皆说,大魏九杰从二到九全部加起来都比不上那个一,我相信夫君绝对能打败他们所有人。”

    “唉……,别抬举我了,什么全部加起来都不如我?光小秦一个人都够我对付的,还全部加起来?我又不是神,不被他们一人一口给撕完才怪。”(通过二人对话,让人很怀疑这面具男子身份。究竟是谁呢?暂时还不知,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,此人是魏人。)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那么此面具男子为何会说,只要灭掉北辽大王府二十万天狼军,北辽就会伤及根本一蹶不振呢?

    这就要从精锐一词说起了,无论任何势力、任何国家,都会有嫡系、精锐这个说法。所谓精锐,就是指一支军队的核心存在,人数或许不多,但装备精良、训练有素、纪律严明、战斗力极其强悍。这么说吧,一支军队不管败的有多惨,只要精锐不失,那重组的队伍战斗力也就不会丢失。一旦精锐没了,那重组的队伍不管有多少人,战斗力和以前都是无法比拟。

    就像大魏,因地大物博、人材辈出,各军种精锐也皆是不同。齐王占据岭南,六十万大军北伐,要说真正的精锐之师,其实只有两万人。而就是这起家的两万精锐,却是带出了四十万能征惯战的水陆两栖军。蜀军也同样如此,六十万蜀军中,精锐部队也只有当初岳群山从蜀州老家带出来打天下那两三万人马。燕王之所以是大魏最弱,那是因为他压根没有精锐,连战火洗礼没有经历过的军队,哪怕人数再多,也只能算是常规军。说句不好听的,身在玉州的刘毅可能都比他强,为何?因为刘毅也有精锐啊!虽然只有区区一万两千人,可就是这一万两千人帮着刘毅打赢多少场大战?而且还带出了战斗力同样不弱的黑骑军。不然杨承雨在大漠开战,有金甲军和没金甲军为何是两种表情?有金甲军,哪怕实力比对手弱,但底气十足。反之,若没有金甲军,估计杨承雨连仗都不想打。

    以上还都是大魏各大势力内部的精锐力量,要是拿国与国来比较,那差距就不是很明显了。或许有人要问,大魏帝国的精锐部队是哪一支呢?呵呵!其实这个问题压根不用解释。魏景贤五十万大军征战皖北,而对手是拥有四十五万大军的陈文烈,可在魏景贤眼中,陈文烈和他的晋军不过是群废物,他真正怕的却是陈川手里那三十万西北军。岳中仁三十万蜀军攻阳平,说实话,他一点都不担心柳絮会不会翻盘,他怕的同样是身处西北的陈川,不然也不会派郑云霄前往中原找魏景贤谈判了。通过这两人顾虑,那还需要猜吗?大魏陆军的真正核心力量,就掌握在陈川手中,那就是连刘毅见到都得绕路走的西北狼——北方重步。不然他也不会千叮咛万嘱咐的警告拓拔宏宇,只能往陇山附近靠拢,千万不要贴近肃州。因为他也害怕,万一小舅特么发神经,在把拓拔宏宇给灭了。

    至于国与国比较差距不是很明显,主要就是各国的核心战斗力布防问题。北辽有二十万称霸草原的天狼军,东夏同样有没建国时就存在的二十万远东军,大魏有三十万西北狼。若问战斗力的话,其实很难做比较,各有各的优缺点,毕竟都没有真正交过手。也不是说不会交手,只是各国都把最强悍的力量,用在了最主要的地方。对东夏来说,东夷族是威胁,可远东那苦寒地带,任何军队过去都不太适应,只能远东军亲自驻防。北辽要防着北沙的草原王,战斗力要是太弱,估计还不够草原王塞牙缝的,那驻守大王府的可不就得天狼军嘛。大魏不提,辽东有山裕关卡着,东夏进不来,北辽却有十多个进出口,最强力量为何驻守北辽却不驻守东夏,这就是原因。只不过现在是内战时期,各大势力都在扩充军队,岳群山在三十万的原基础上扩充到六十万,燕王在二十万的基础上扩充到五十万,齐王在四十万的基础上扩充到六十万。而且内地各州的驻防军也都是大量扩充,这样就导致了人们认知不明,北方重步才十五万,搁在全大魏比较,就显得太过弱小。可对真正领兵大将来说,这种认知简直可笑的离谱,北沙核心力量只有十万,可就是这十万人马,却是称霸全大陆上百年。刘毅在大漠的金甲军只有一万,也就是因为这一万大军的存在,却让杨承雨有了跟另外三国一决雌雄的勇气,这压根不是数量多就能够代替的。(扯的太远,立刻回来)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刘毅快马加鞭往回赶时,震州也发生了件小事,啥事呢?现在把目光转向震州,一起看看到底啥事。

    震州往东与齐州接壤,没划入安西前归属青州府统辖。往北与宁州接壤,这宁州东南方又与兰州接壤,宁州属青州辖区,可这兰州却属凉州府辖区。这就有意思了,整个北方皆属太师府地盘,全大魏都知道西北一带都是山地荒漠,能种粮食的田地非常少,可在不多,养活西北三府千万老百姓还是可以的吧?要知道,这可是三府的地盘,青州、凉州、秦州,能种粮的田地加起来那也不少啊,何况三府人口还那么少。可就这千把万人口,每到年关逃荒要饭的老百姓哪州都不低于几十万。因震州靠近齐州,如今又划入安西,对于内地富裕大州来说安西是个穷地方,就算逃荒也不可能去安西。远不说,要是到了安西同样没有饭吃,那不白费力气?前些年的确是这种情况,可这后几年经过安西政府统一规划,治理发展,又是水利又是民利。粮产再低,有大漠那些黑商做支撑,可以说早把西北三府甩出几十里开外。

    内地百姓肯定是不知道安西现在情况,可隔壁三大州府的老百姓知道呀。这不,刚到年关,安西境内就来了二十多万逃荒百姓,要是前些年,谁逃荒也不会往安西跑。现在呢,光一个震州就来了七八万人,要说震州靠近齐州,肯定是比宁州兰州富裕。问题是,在富裕也架不住逃荒的人口多不是?七八万逃荒百姓把杨学栋愁得饭都吃不下。这些人要是都愿意来安西落户的话,那他杨学栋也不会多说什么,在苦也会想办法救济他们。关键是,只要过了年关,这些人连一个都不会留下来,全特么吃干抹尽回老家。

    都护大人是让他来治理安西,不是让他来消耗安西财力。当下连兼并土地都还没有谈妥,一旦谈妥,那购置费还不知要多少钱。如今安西财政也不宽裕,他哪敢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傻事?据他了解,以前逃荒百姓不管去哪,从没有发生过这种聚众闹官府的情况。他也不知道是不是个别百姓想逼官府出粮,还是有人故意在中间搞鬼。这几天震州各府衙门口,多至上千、少至几百,全是逃荒百姓围堵官府,聚众游行,所喊口号没别的“官府放粮,救济百姓。”

    可能在百姓眼中,不管哪方势力,只要是大魏的官那就都应该为百姓负责。但在各大势力眼中,性质早就不同了,你势力范围内那是你的民,我势力范围内那是我的民。总不能你势力范围内的百姓,跑到我势力范围内吃饱喝足后,拍拍屁股又回去。救他们命的是我,可到最后他们拥护的还是你,我图啥的?

    现在这情况他也不知道该咋办,出兵镇压?开玩笑,都是大魏老百姓,帝国是分裂了,可那是帝国统治者的事情。说到底,安西还是大魏官府,哪有官府派兵镇压老百姓的?没办法,只得联系丐帮分舵前往兰州调查一下,看看到底是有人捣鬼还是咋滴。都护大人年前就会回来,这节骨眼上震州可不能出啥问题。

    因府衙外堵满了三府逃荒百姓,他连出门视察都不敢,只得躲在府衙里等待消息。

    “报……,大人,丐帮潘长老求见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