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养鱼-《酒剑四方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青柴外不过一二百里,有座小庙。

    里头摆的泥塑金身,既不是仙家佛陀,亦非必有一方的土地,而是位面带慈悲的孩童。

    “听此地人说,这牧童当年放牛,途径此间堤坝,见大堤崩口,来不及呼唤乡邻,携水牛一并投身入江,横是凭肉身堵住大堤决口,事听着感慨,怎么觉得越琢磨越扯呢?”

    长雪乱玉碎琼,借宿者历来是不缺的,既能有这么处遮风挡雪,御寒生火的好去处,又无需费劲找寻客栈,搭上许多银钱,这小庙里分明有人打理,窗棂牢固大梁裹漆,自然是赶路人最好不过的去处,三五捆干草,两三截臂膀粗细的朽木,取暖安睡一宿,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“放个三境往上,肉身强横的武夫,阻挡江流都没准要落得个遍体鳞伤,一头水牛,一个孩童,又岂能如愿。”

    接话的这位,老态龙钟,踱步都显得吃力,衣着倒是干干净净,披道袍束华发,腰间丝绦下还悬着几枚串起的铜钱,使一根柳条拨弄朽木所生的篝火,仍不忘颤颤巍巍起身,将庙内窗棂稍稍敞开些,省得烟气弥漫熏了人。

    “那既然如此,立这么座庙,不是忽悠人么,徒儿明早就给他拆了,省得愚弄世人。”驼背的徒弟哼哼两声,又相当不甘心地揪了揪头顶的两根小辫,掏出枚铜镜打量自个儿脸上涂抹得极重的胭脂,连仅有的那么点耐性城府,瞬息间都蒸得一干二净。

    天底下寻仙访道,有幸入仙家宗门的,本就凤毛麟角金贵得很,自己这师门,无论放到天下任意一地,那都是响当当有名的,出门在外遇上些麻烦,自报家门,旁人断然是动不得,即使这师门称不得人间第一,却也相差无几。五绝中人清闲超脱,不见得有两三座宗门,连五绝之首的那位山涛戎,都没听说有什么道统,常年只是孤身清修,如此即使是托大,称自己乃是天下第一的宗门弟子,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偏偏这回却不能如愿,出山门前还要将面皮打扮成这滑稽德行,扮作个小童,单单是这脸上挥之不去的脂粉味,就险些给自己熏出个好歹来,要多不自在,就有多不自在。

    老道打扮的暮年者却不理会童子此刻心中腹诽,而是由打包裹中掏出几块碎剑,一捆生肉,隔着篝火抛给童子,将半点褶皱也无,可说是青葱如玉的一双手,凑近火堆旁,翻来覆去烤火取暖,思索片刻才继续道,“你不读书,为师也没法跟你细讲,但上齐还叫做大齐时,曾修无数武庙,里头供着的,乃是开过之后圣人祭天,加封为各路神仙的文臣武将,香火鼎盛得紧,往往还要在民间传扬开来,诸如万人敌,诸如率十余骑冲杀数万敌兵这等壮阔传闻,真真假假难以明言,不过说些大不敬的,假事野史居多。”

    忙不迭掏出葫芦,将几枚碎剑塞到葫芦里头,抓起生肉啃咬的童子哪里顾得上自家师父絮叨,但不经意间琢磨片刻,发觉自家师父近来日子也是不好过,终究是扯下块生肉啃咬时,含糊不清问道,“那不都是骗人的?”

    “是可以这么讲,但还是小气了。”道人使背后的柳枝拨弄火堆,脸上笑意稀薄,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,倘若家国二字半点牵连也无,国非国,家非家,你小子是荒郊野岭石头缝里蹦出来的,但也要想想别人,当真有一日铁蹄踏破山河,覆巢之下无完卵,到那时你妻儿老小皆受荼毒,袖手旁观不成?”

    童子喝了口酒,使指头挑出一片碎剑,嚼了几下吐到一旁,寻思半晌,竟然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道人一时无言,愁眉苦脸,“那来犯之敌夺了你的剑,杀了你师父呢?”

    “师父吉人自有天相死不了,夺剑这事,忍不了。”

    自认实在是没法子凭言语训徒,老道人苦笑不迭,使柳条挠挠后背,自言自语。

    说这人间往往也需要那么点推波助澜,倒也不能说什么世人皆愚,可如能稍加指路,人海磅礴,可是比所谓的修行人威能更甚,区别只在于引人向善,还是铁了心拿人当刀子。

    酒足饭饱,童子抹了抹嘴,瞧着正盘坐于火畔打盹的老道人,眨巴眨巴双眼。

    听说这次来,师父算是少有的下山走动,自己身在山上憋闷得紧,难得下山入世走动一番,却不成想连师父也跟着一路下山。

    “师父,我要是打得过,你不拦着我杀人?”
    第(1/3)页